服務熱線
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動態

專訪京藍云智總經理陳植煒:用開放性思維升級農業物聯網


發布時間:2018-12-20

在現代化農業中,環境和農業監測設備、生產資源控制設備被布置在農田中,實時掌控農業生產過程的所有要素情況,并將采集的環境信息、農作物生命信息、農作物生產信息等數據傳輸到物聯網平臺,平臺基于回傳的數據利用數據挖掘、作物本體等算法、模型對作物進行動態分析,形成覆蓋“前期預測”、“中期控制”、“后期處理”的定制化作物種植方案,指導現代化農業的高效生產。這也是京藍云智為只看“溫度計和濕度計”的傳統農業向數據化轉型,打造智慧農業全新商業模式所做的探索。


近日,京藍云智總經理陳植煒先生接受了未央團隊專訪,對如何用開放性思維升級農業物聯網進行了深入探討。


京藍云智成立于2014年,深耕農業與園林養護領域,致力于整合綠色節水概念、構建農業與城市園林大數據,實現農產品與園林苗木、草坪的低耗、智能化生產,降低人力和生產成本投入,提高農業生產與園林綠化養護效率。2017年,京藍云智母公司京藍科技(股票代碼:000711)在“農業物聯網發展趨勢論壇”上發布京藍智慧農業云物聯網平臺,并在2018年成功應用在內蒙古巴林右旗和奈曼旗的玉米、葵花、甜菜種植的灌溉和追肥服務中。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實現玉米畝產提升10.9%,葵花畝產提升24.0%,甜菜畝產提升28.3%。目前京藍智慧農業云物聯網平臺已實現對各類電機、水泵、閘閥、無人機、農機等設備的控制,已接入數十萬件物聯網設備,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服務領域。


物聯網,主要是通過傳感器、通信模塊以及芯片等將感知設備、機械設備進行聯網,可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目前物聯網應用在物流、交通、安防、能源、醫療、建筑、制造、家居、零售以及農業等各領域。我國在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物聯網應用已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發展。近幾年,農業物聯網進入人們的視野,并逐漸成為企業與政府共同關注的新市場,先后涌現出諸如京藍云智、朗坤、托普、博創聯動等不少創新企業。


在合作中贏得行業創新領先地位


入局者眾,京藍云智發揮母公司京藍科技的企業基因優勢,在國內與專業領域頂尖機構深度合作,建立具有豐富知識結構的創新團隊,快速確立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


京藍云智母公司京藍科技,是當前生態修復行業的積極探索者和重要參與者。目前,京藍科技打造了“智慧生態節水運營服務、環境園林科技服務、土壤修復運營服務、清潔能源運營服務、物聯網云平臺運營服務”多業務戰略板塊。京藍云智承接物聯網云平臺運營服務,在農業物聯網領域拓展企業基因。


2018年9月,在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2018杭州?云棲大會”上,京藍云智對外展示了京藍物聯網平臺、邊緣計算智能網關及農業、園林等行業基于SaaS構建的服務和產品。期間,京藍科技與阿里云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農業物聯網發展以及農業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陳植煒提到,京藍云智以互聯網思維建構京藍物聯網平臺。京藍物聯網平臺的首個應用場景聚焦于農業,其定義了接口的標準協議,開放設備連接平臺,為眾多設備供應商、傳感器供應商提供標準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及定義好的“物行為API”,開發者基于這些工具將物聯網設備接入京藍的物聯網平臺,應用開發者也可借助“京藍物聯網平臺”開放的數據接口開發符合自己業務需要的SaaS應用。


另外,京藍云智與國內農業領域專業高校如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自主研發農作物種植要素需求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進行自主研發算法且商用的企業。相比國際上以色列和美國的智能農業算法研究,京藍云智匹配我國小農經濟、農田分布區域廣、氣候差異大等實際情況,深入研究符合我國的算法參考變量和輔助參數的選擇,并得到現實成果的驗證。



全產業鏈戰略布局提升行業標準


在陳植煒眼中,企業的發展和行業的提升密不可分,一個企業若無法支撐行業的提升,無法適應行業的需求,是不能長遠走下去的。


京藍云智以長遠視角已布局四年,從農作物生長算法研究、物聯網設備研發,到線上線下的針對個體農戶的服務體系、以及基于物聯網服務的農資供應鏈搭建。未來,京藍云智還將考慮金融服務?!把芯?產品-服務-金融”全面的戰略布局,把服務農戶、提高效能放在首位,以提升行業標準為動力,在降低現代農業成本的同時,提升農業服務水平。


京藍云智在農業生產服務上應用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走在農業物聯網領域的前列。京藍云智創立之初,耗時兩年完成市場認知和定位,建立創新團隊?,F有團隊成員知識結構覆蓋農業生產全過程,包括農業灌溉、作物營養學、林學、蟲害防治、農業經濟、土壤修復、氣象、生物學等領域,以專業態度解構農業生態復雜系統。京藍云智提供的邊緣計算型物聯網控制器在其物聯網屬性的基礎上內嵌自主物操作能力并實時識別采集數據,結合無人機和衛星遙感技術,精準獲取農田局部區域環境數據,配合預先下發的作業要求、智能裝備操作邏輯,使得即使在無網絡或弱網絡情況下客戶依然可以使用京藍智慧農業云平臺的服務,該技術解決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因網絡問題無法物聯網服務的傳統問題。


在未來一到兩年,京藍云智將持續在三方面進一步延伸產品功能和服務。一是,強化作物生長相關算法,并通過邊緣計算設備內嵌算法,實現小范圍自組網下的全自動化決策,不用經過物聯網平臺提前分發下周工作安排,而是本地設備實現實時計算生成本周工作方案;二是,增強網關能力,基于公司項目部署,逐步完成對農村生活、生產、生態領域的物聯網覆蓋,推動信息技術連接三農,在無網絡地區和弱網絡地區自主搭建可運行、可支撐智能裝備、傳感器等設備傳輸數據的基礎網絡;三是,將物聯網及人工智能屬性融入農業生產服務當中,實現服務面積大于物聯網覆蓋面積,解決農民關于農業物資的四個關鍵問題“買什么”、“怎么用”、“是不是真的”、“性價比”,將線上與線下結合,實現物聯網服務的本地化。



引入區塊鏈解決數據真實性問題


區塊鏈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的集成應用,近年來已成為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許多國家政府研究討論的熱點,產業界也紛紛加大投入力度。區塊鏈將信息互聯網升級為價值互聯網和信用互聯網。


陳植煒表示,做農業生產服務的目標是提高農民收入,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質量安全,并希望能落到實處。京藍云智以提升農戶效益為出發點,為金融服務提前布局。作為第三方平臺,應用并部署了自主設計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保證物聯網平臺上數據的透明、真實、公正。在區塊鏈中,京藍云智將原始數據上傳節點設置在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中,原始數據一旦上傳就無法再篡改,選擇第三方上傳原始數據來杜絕平臺篡改數據的可能。而企業自身由于展示的需要會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加工形成結果數據,因而將自身作為加工后數據的上傳節點。這樣所有人都可以對加工后的結果和原始數據進行校驗和監督。另外為了解決保證上鏈數據真實性的區塊鏈領域難題,京藍云智力求最大程度減少人工上傳操作,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均由機器自動發送到上傳節點,實現用戶通過區塊鏈溯源,實時準確查證原始數據和加工后數據真偽。


據2017年9月農業部《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數據顯示,2015年農業生產性服務增加值達2050億元。另根據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物聯網年度報告》以及公開資料查詢的數據顯示,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從2009年的1700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115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6.9%。邊緣人工智能物聯網及基于物聯網的托管型服務將成為受歡迎的方式。未來京藍云智將繼續聚焦農業與生態環境,以互聯網開放性思維運營農業物聯網平臺,為中國農民和農業提供標準化、專業化的全方位服務。


客服熱線: 400-9966-507(5*8小時)
400-9966-507(5*8小時)
(5*8小時)
企業QQ:
公司傳真:400-9966-507
企業郵箱:arqwxh2013@163.com
最新香港台湾经典三级a视频
在線客服 客服軟件
在線客服系統